壹、依據
教育部113年12月26日臺教學(四)字第1132805821B號號函114年度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輔導工作計畫。
貳、目的
增進大專校院資源教室輔導員對各障別學生需求的敏感度,強化服務學生的專業知能與態度,促進有效溝通與個別化支持措施的運用。進而提升校園教職員生對特殊教育的認識與支持,促進校園共融環境。。
參、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主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參加對象
一、時間:114年8月26日(星期二)09:00-16:10。
二、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活動中心二樓演講廳。
三、對象:
-
高雄鑑輔分區、屏東鑑輔分區及臺南鑑輔分區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輔導人員依報名先後次序錄取,惟新進輔導人員(資源教室輔導老師到任未滿1年者,請於報名時備註說明)可優先錄取。
-
若尚有名額,將依序錄取其他鑑輔分區之大專校院特殊教育輔導人員。
伍、活動內容
-
8月26日辦理「大專特殊教育學生輔導:大專校院特殊教育宣導實踐成果分享」研習,本中心蔡明富主任邀請中山醫學大學資源教室魏杏真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林寶鈺輔導員、輔仁大學資源教室劉大文輔導員、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資源教室許耀云輔導員、大仁科技大學資源教室劉品均輔導員以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資源教室黃資雲輔導員擔任講師,旨在增進大專校院資源教室輔導員對各障別學生需求的敏感度,強化服務學生的專業之能與態度,促進有效溝通與個別化支持措施的運用。進而提升校園教職員生對特殊教育的認識與支持,促進校園共榮環境。研習地點為本校活動中心二樓演講廳,共有37人報名參加、錄取37人、實到33人。
-
第一堂課由蔡明富主任分享「特教宣導之理念與實施:以『大專校院』推動為例」。蔡明富主任先引導輔導員們進入高師特教中心的情閉網站,實際操作AR觀看社會技巧教材,體驗新科技融合特殊教育的時代趨勢。接著進入主題「看見差異、理解特教:大專校院特教宣導的推動」,首先提及台灣已通過「CRPD施行法」,進一步影響特殊教育法。CRPD八大原則讓通用設計在生活中越來越普及;另一個CRPD重要的概念為「合理調整」,保障身心障礙者應有的權利。近年特殊教育及幼兒支持服務辦法修法後,「特殊教育宣導活動」受到重視,特教宣導活動含各種不同的形式,包含:研習、體驗、演講、競賽、表演、參觀、觀摩等。經過研究,身障者本身的「社會技巧」影響周遭的人對其接納的程度。高師特教中心以設計從學前至大專社會技巧的課程,主任鼓勵各校善用教材資源,並與高師特教中心交流,將提升社交技巧的課程帶給需要的學生。特教宣導很重要的目標為消除對身長障者的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而除了對外宣導障礙特質,障礙個案本身也要有所改變,雙向提升,才能成功營造健康接納的環境。主任分享關於ADHD接納、排斥研究發現,以及態度改變的學習理論,並將整合了特教宣導相關資源的網站分享給在場的輔導員。接續分享大專校院特教宣導的推動方向:(1)提供適切說服訊息。(2)運用AI執行特教文宣。(3)善用AI形成特教示範影片。(4)採用Thing Link製作宣導教材。主任亦實際呈現實用的AI生成軟體與AI生成的文宣、VR影片成果、ThinkLink網站等科技運用實例,供輔導員們參考。
-
第二節課由魏杏真輔導員與林寶鈺輔導員分享「大專校院實施特教宣導之經驗分享:以『靜態宣導』活動為例」。首先由魏杏真輔導員分享同儕輔導員與友善校園推廣行動。中山醫學大學資源教室設有「同儕輔導員」的機制,擁有完整的招募以及專業培訓的流程,有嚴謹的篩選機制。同儕輔導員的培訓重點有:「隱私意識」、「責任感」、「參與」、「志願服務」;整體活動籌畫與流程設計為:(1)特教生的需求評估。(2)學生招募與媒合。(3)講師邀請與課程設計。(4)活動實施與成效追蹤。而資源教室同步辦理「友善校園講座」與「輔具操作體驗」,這些活動有助於一般生透過活動從理解到感同身受。第二部分由林寶鈺輔導員分享高師大資源教室的靜態宣導,有兩個主要活動:「特教心劇院」與「特教FUN映館」。特教心劇院活動內容為:(1)放映宣導障別的電影,(2)簡報障礙特質、協助方式,(3)特教學生現身分享及座談交流。林寶鈺輔導員播放近年的成果影片,讓現場輔導員對活動進行更有概念,並提醒幾項挑選電影時的相關原則、邀請分享學生的協助準備以及場地準備與活動宣傳的注意事項。而特教FUN映館的內容為:(1)障礙迷思問答,(2)協助方式及情境演練,(3)障礙名人或優勢介紹。與電影不同,林寶鈺輔導員呈現歷年教材,說明特教FUN映館教執行方式以及背後的準備。
-
第三節課由劉大文輔導員與許耀云輔導員分享「大專校院實施特教宣導之經驗分享:以『動態宣導』活動為例」。首先,劉大文輔導員分享了輔仁大學動態宣導活動「百年輔仁行,三十特教情」,並且分享標題的意義:輔仁大學成立三十年,在今年升級成特殊學生資源中心,目標是增進校園對特教學生的理解與接納,對象為全校師生、校外社福機構,輔導員提到辦理宣導活前期籌備招募志工時,可以寄郵件到各系,或是在學生常用的社群軟體(Dcard)招募,招收志工時,需要根據學生安排組別,避免爭吵;在籌備會議部分,籌備會議主要是讓設計關卡的作者拍攝影片告知活動的成員如何進行;活動主視覺部分,輔導員提到在動態及靜態的背板設計一明一暗;這次活動也有吉祥物,像是蝸牛代表肢體障礙、變色龍代表情緒障礙等等;活動宣傳的部分,輔導員說明在活動前三十天會有倒數發文,內容會找師長拍攝短影音,吸引學生觀看,並且經營Instagram粉絲專頁,輔導員強調「術業有專攻」:讓專業的人負責專業的事情會讓活動更好進行;活動也安排了專題講座,其中邀情了畢業的校友進行盲人按摩體驗;學校邀請新北市輔具資源中心,讓大家體驗、操作輔具,校內的體育系也會舉辦地板滾球體驗活動,另外還有真人圖書館的攤位,學生與志工對談,對身障人士更了解,情障體驗活動-小黑屋,會模擬在一個密閉黑暗的空間內撥放負面語音,讓學生直觀體驗情緒障礙,另外還有愛心義賣攤位;利用集點方式串聯所有的體驗活動;第二個動態活動是:運動嘉年華,由資源教室與運動休閒學程共同舉辦,核心精神是無障礙、參與、樂趣,強調同理心,賦權讓特教生成為主角,這個活動會讓特教學生參與運動項目(划龍舟、射箭等),由運休學程學生設計關卡,資源教室老師把關。第二部分由許耀文輔導員分享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的動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21週年校慶:心想事成-「貼你貼我,諮輔心園:扭轉幸福」,利用打卡活動送刺青貼紙,利用貼在身上的刺青推廣特教宣導,另外還有扭蛋機,每個扭蛋裡有不同的特教知識與體驗活動,完成闖關活動即可獲得LINE貼圖,貼圖所得則會捐贈出去;第二個活動是23週年校慶:「愛有心花現」規劃動靜態體驗活動,設計模擬情境:特製眼鏡(視障)、特製手套(肢障)、白噪音(聽障),學生則依情境填寫宣導問卷;第三個活動是27週年校慶:「生命友愛,多元無礙、給生活比個葉」讓學生創作友善小卡,表達對多元接納的理解與支持;此外,學校會在輔導股長幹部訓練、導師輔導增能研習時,用簡報、繪本、短影片進行特殊教育宣導。
-
第四節課由劉品均輔導員與黃資雲輔導員分享「大專校院實施特教宣導之經驗分享:以『科技資源與整合資源』為例」。首先,劉品均輔導員介紹了大仁科技大學的資源教室成員,輔導員提到從入班宣導慢慢推動到全校的CRPD宣導,讓更多人認識特教;班級宣導部分,輔導員會詢問班級是否有入班宣導的需求,根據需求設計分組活動與簡報;此外,在校園博覽會與校慶時進行特教宣導,輔導員設計了四個易拉簡報與桌巾,並與餐飲科學生擺設章魚燒攤位,設計闖關活動:與你最速配,設計四種輔具與障別的配對,可以根據學校調整障別,在設計文宣品時,輔導員提到可以利用手拿板、打卡版、直立式易拉桿,都是可以重複利用,也能放在中心外讓路過民眾觀看,另外還有直立式桌曆卡,上面印製宣傳內容並附上中心QRcode,輔導員也有提到參考衛福部的資料設計手冊,在入班宣導時發放宣傳,並且印製CRPD教育人員宣導手冊提供給導師與任課教師使用;第二部分,黃資雲輔導員介紹了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與教育部合作推動考生服務隊活動,原在台北的淡水考場位於山坡中央,並且長年下雨,對於身障考生相當不便利,因此在經過考量之後,教育部決定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設立考場,第一年接受40位腦麻考生,因為成效不錯,第二年增加了自閉症考生以及藝術術科,為了解決困難,因此有了考生服務隊,在活動籌畫過程中,首先要招募報名,需要30名人力,由於考試橫跨四天,因此除了教務處的宣傳外,也會請助教幫忙,人力資源取得後,要安排各種事項(人力安排、特殊考場、服務台人員、試場位置圖),第二步是教育訓練,在考試的前兩個禮拜舉辦,利用簡報、影片、腦經急轉彎(曾經發生過的個案)、實務演練讓人員了解會遇到的障礙類別以及會遇到的輔具,並且知道在遇到問題時,可以求助於身後的體系,而不是全部都要自己負責。人力安排會根據功能編組,例如通常會安排特教系與心諮系的人員在服務處幫忙回答家長問題,隊長部分會由一位資源教室人員在試場,一位資源教室人員在家長服務區,一位校內行政人員在試場機動。輔導員提到,四天主要都是利用通訊軟體聯繫,在各節考試中提醒人員,每一天晚上也會為人員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