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花絮 》114年表揚典禮暨新進研習-實務分享(二)
114年表揚典禮暨新進研習-實務分享(二)

一、日期:114年8月20日

二、時間:09:50-10:40

三、地點:義大皇家酒店-6樓演講廳

四、活動內容:

  1. 首先由靜宜大學葉淑文輔導員進行分享,先分享前一場自身與感官障礙類學生相處的經歷,期勉各位與會者要勇於詢問。淑文輔導員接著向與會者分享修改後的鑑定標準並特別提醒鑑定標準是否有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活動的權益及干擾,此外,專科醫師證明也必須卻認為相關科別開立並詢問家長學生會看哪些科別的醫生。肢體障礙的學生並不是只有肢體不方便,也可能會有大小便失禁等額外的問題發生,腦性麻痺也同樣可能會有機率合併癲癇、溝通或智力異常的問題,而如何了解學生是否有其他額外的需求,淑文輔導員透過自身服務腦性麻痺學生的經歷不斷強調輔導人員「詢問」的重要性,也說明腦性麻痺的學生因為口齒不清或說話過於小聲一樣會導致情緒表達的困難。
  2. 淑文輔導員說明評估的流程與意義,需要了解肢體障礙學生的身體影響部位、知覺動作能力甚至是額外的併發症的處理方法,才能將緊急醫療處理的方法向授課教授說明,尤其是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特別和家長進行討論,例如:會有身體接觸的服務(上廁所)盡可能請專業人員或是聘請看護等方式,而非要求學生同儕協助以避免發生危險。
  3. 最後,淑文輔導員給予各位與會者的建議;(1)個別化支持服務介入-以學生本位為主,因為肢體障礙的學生可能能力會有變動,因此需要持續性的評估。(2)增強權能(充權)-擴大學生的自我價值,儘管旁人可能會對此感到疑慮,也需要讓學生能有機會證明自己。(3)當遇到無法自行處理需求的學生,請尋求同事們的協助,不要一個人單打獨鬥。
  4. 接著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林寶鈺輔導員進行身體病弱學生的分享,寶鈺輔導員向各位與會者說明身體病弱的定義,特別強調身體病弱的學生是疾病影響到學習權益或日常生活並非有疾病便是身障學生,也說明身體病弱的病症是變動且不穩定的,這些狀況是輔導人員服務身體病弱學生最大的挑戰。
  5. 寶鈺輔導員分享當看到學生的疾病名稱時,建議輔導人員可以向學生或家長詢問學生的疾病發作的原因、發作時間的頻率、發作時的症狀、環境上的支持以及影響到的學習權益並記錄後與教授、家長進行三方討論,提供學生個別化的協助。
  6. 寶鈺輔導員特別說明身體病弱學生學習、人際關係、生活及生涯層面的困難,由於學生的疾病會因為環境和心理的因素而起伏不定,因此學習方面需要和授課教授討論請假標準;人際方面可以開設小團體課程讓學生了解如何與同儕相處。
  7. 最後寶鈺輔導員特別提醒不要剝奪學生參與活動的權利,但當看到學生逃避部分課程的報告或作業時,也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或需求,避免讓學生有機會利用自己的疾病而逃避自己不喜歡或較為繁雜的課程。

 

相關檔案
Image_0
 
Image_1
 
Image_2
 
Image_3
 
Image_4
 
Image_5
 
Image_6
 
Image_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