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花絮 》114年表揚典禮暨新進研習-B組人際輔導
114年表揚典禮暨新進研習-B組人際輔導

一、日期:114年8月19日

二、時間:15:20-16:50

三、地點:義大皇家酒店-6樓樂廳

四、活動內容:

  1. 本次活動由東海大學資源教室吳惠慈輔導員、靜宜大學葉淑文社工師、國立成功大學資源教室林佳蓉輔導員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王瑋妘輔導員,以上四位老師帶領討論。
  2. 惠慈老師輔導員首先引導與會新進輔導員進行自我介紹,分別簡述(1) 服務學校、(2) 到職年資以及(3) 職場上遇到的問題或困擾。新進輔導員們各自分享諸如與校方、學生家長、特教生小團體、特教生與資教輔導員之互動、以及資源教室輔導員工作職責上等議題之困擾與疑慮,期間四位輔導員依據提出之問題給予簡單回應。自我介紹環節結束後,吳惠慈老師總結資源教室輔導工作遭遇個案人際輔導之瓶頸時,較可能是協助的目標訂定不明確,導致無法提供有效協助;吳惠慈老師統整了幾項訂定輔導目標之思考邏輯:(1) 感到困擾的是哪一方:個案學生是感到困擾的那方或是造成他人困擾的那方, (2) 困境與特教生的身心障礙特質是否相關, (3) 是具體困境還是信念問題:個案是否具備克服此困境之能力。說明後,依據討論問題,邀請與會輔導員分享各校經驗。
  3. 接下來便開始第一個討論問題:「大專特教學生的人際困擾。」各校輔導員的分享有:(1) 特教生交友過度積極而導致性平事件、(2) 家長鼓勵特教生積極交友,特教生因而感到焦慮並引發情緒行為、(3) 特教生宿舍的衛生問題、(4) 過往的被霸凌經驗,導致特教生容易誤解同儕正常互動為霸凌行為、(5) 交友時過度付出討好對方、(6) 特教生情緒勒索助理人員協助職責外的雜務、(7) 自閉症個案無法意識自身行為會冒犯他人、(8) 自閉症個案無法解讀對話潛台詞與肢體語言導致溝通不良、(9) 特教生身分認同問題,無法與一般生交友但也不願與其它特教生互動、(10) 特教生家長要求過多、(11) 個案家庭支持不足、(12) 智能障礙個案也容易有互相理解的問題、(13) 聽障個案因容易表達不清導致於溝通中退縮(放棄溝通)、(14) 視障個案容易因難以解讀表情資訊導致誤解溝通內容。
  4. 第二個討論問題:「與特教學生人際議題有關的因素。」討論此題目前,吳惠慈老師先請與會輔導員在回應時說明此因素為負向因子或正向因子,並同時思考應如何增強正向因子(資源)或是有效解決負向因子的方式。各校輔導員分享之負向因子整理如下:(1) 家庭背景與支持不足導致影響個案校園社交、(2) 成長環境過度友善導致特教生無法建立現實感、(3) 為避免性平事件,家長要求特教生完全迴避異性、(4) 過於依賴協助人員的情緒支持、(5) 太過相信AI提供之有誤訊息導致認知偏差、(6) 特教生同伴交流過深,有正向影響的同時也須留意是否彼此加深負向影響;正向因子分享內容如:(1) 特教生透過線上文字交流可增加思考溝通時間、(2) 透過線上遊戲與網友互動,增加社交頻率、(3) 自閉症學生可透過社會技巧教材的教學內容學習人際互動,但也需留意社會技巧是否過度僵化、(4) 透過正向楷模的經驗引導特教生的正向行為、(4) 入班宣導增加同儕支持。吳惠慈老師另補充特教生建立現實感是輔導業務重要一環,且若個案習慣使用AI獲得資訊,則應提醒個案學習如何詢問AI找尋解決方案。
  5. 第三個討論問題:「在大專階段人際輔導的目標設定。」針對此議題,主持老師針對幾位輔導員的分享內容,總結為:(1) 釐清個案目標並協助設定個案能夠執行且合理的小目標;(2) 個人穩定性是人際輔導的前提,只有當個體穩定下來後,那些人際問題才能夠真正被處理。
  6. 最後資深輔導員們和與會輔導員總結本次討論內容,大專校院階段進行特教生之人際輔導時,其目標設定應從「個體」出發,而非直接聚焦於人際互動的表面問題。這意味著輔導應優先協助學生建構內在穩定性與自我理解,再進一步處理外在的人際議題。若學生存在更根本的問題(例如幻覺),則需要優先處理這些狀況,因為只有當個體狀態穩定後,那些人際問題才能夠真正被有效處理。另,惠慈輔導員也勉勵與會輔導員資源教室工作內容會不斷變化,因此即便工作經驗豐富也需要不斷調整協助策略,因此掌握如何界定問題與目標的能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相關檔案
Image_0
 
Image_1
 
Image_2
 
Image_3
 
Image_4
 
Image_5
 
Image_6
 
Image_7
 
Image_8
 
Image_9
 
Image_10
 
Image_11
 
Image_12
 
Image_13
 
Image_14
 
Image_15
 
Image_16
 
Image_17
 
Image_18
 
Image_19
 
Image_20
 
Image_21
 
Image_22
 
Image_23
 
Image_24
 
Image_25
 
Image_26
 
Image_27
 
Image_28
 
Image_29
 
Image_30
 
Image_31
 
Image_32
 
Image_33
 
Image_34
 
Image_35
 
Image_36
 
Image_37
 
Image_38
 
Image_39
 
Image_40
 
Image_41
 
Image_42
 
Image_43
 
Image_44
 
Image_45
 
Image_46
 
Image_47
 
Image_48
 
Image_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