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花絮 》114年度情閉計畫-社會技巧教學實務工作坊(三)
114年度情閉計畫-社會技巧教學實務工作坊(三)

壹、依據

教育部114年1月15日臺教學(四)字第1140002919號函辦理。

貳、目的

提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相關能力,以輔導校內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出席人員

一、時間:114年5月14日(星期三)15:00-16:30

二、地點: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棟115教室

三、出席人員:

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于兆欣輔導員、陳懿安輔導員、卓千雅輔導員、李佩凌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黃葳庭輔導員、劉玉婷輔導員、林寶鈺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李睿欣助理

伍、活動內容

  1. 本次社會技巧教學實務工作坊邀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黃葳庭輔導員與劉玉婷輔導員擔任講師,共有16位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學生參與課程。
  2. 課程主題為「愛情診療室-愛情溝通探索團體」。課程開始前,黃葳庭輔導員引導學生思考本課程所聚焦的主軸,是「兩性關係」還是「愛情關係」,藉此激發學習動機,並帶領學生進行人際依附量表測驗,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在人際互動中呈現的模式,進一步認識這些模式如何影響自我認知與對他人的想法。
  3. 課程中播放性別互動教材「用正確的行為來結交朋友」教學影片,在黃輔導員引導下,學生指出影片中的問題行為,如性別歧視、不顧他人感受佔用電梯、過於強烈的拒絕方式、將他人排除在外等,並進一步討論若面對類似情況,會如何處理,以及這些互動可能產生的負面情緒與對自己及他人的影響。
  4. 透過教材中「停」、「看」、「聽」三步驟,引導學生觀察自己與他人的表情與動作,並學習傾聽他人想法,進而辨識交友行為中不適切的表現。隨後播放正確示範影片,與錯誤版本進行對照學習,並介紹「思」、「想」、「起」三步驟,強調「反思」在社交歷程中的重要性。學生亦於學習單中撰寫交友與社交之可行策略與正確行為。黃輔導員並與學生討論升學與就業情境下可能面臨的交友機會與挑戰,舉如社團、系學會、通識課等,鼓勵學生思考在適當的時機與場合中,如何以良好且恰當的方式建立人際關係。
  5. 在課程最後,學生進行第二份心理測驗,介紹心理學家提出的五種愛的表達方式:肯定言詞、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精心時刻與身體接觸,讓學生反思自己偏好的愛之語言,並結合先前的人際依附量表結果,進一步理解自己在關係中的感受與需求。
  6. 在情境演練活動中,學生實際比較正確與錯誤行為之差異,並反思自身應對交辦任務的方式。藉由角色扮演與教材複習,學生表達對「再次確認」步驟的認同,認為雖每人風格不同,但當面對不確定或困難時,主動詢問與確認是建立良好工作習慣的關鍵。
  7. 本次社會技巧教學實務工作坊以性別互動中人際交往為主軸,結合影片學習與實務操作,透過策略學習單與心理測驗等多元方式,引導學生認識自身在人際與情感互動中的行為模式與偏好。亦結合升學與就業場域脈絡,協助學生連結真實生活經驗,強化其在未來情境中的應對能力。
相關檔案
Image_0
 
Image_1
 
Image_2
 
Image_3
 
Image_4
 
Image_5
 
Image_6
 
Image_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