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花絮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成長團體(五)
114年度高雄區情閉計畫:成長團體(五)

壹、時  中華民國114年5月5日(星期一)13:00-14:30

貳、地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六樓第四會議室

参、主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任

肆、出席者國立成功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林佳蓉、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幼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王瑋妘、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林寶鈺、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源教室輔導員張芳綺、德育護理健康學院資源教室輔導員許雅婷、嘉南藥理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陳玉婷、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源教室輔導員陳秋樺、國立屏東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陳雅珍、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湯雅安、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黃葳庭、靜宜大學諮商暨健康中心社工師葉淑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劉玉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資源教室輔導員謝采勳、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許純蓓、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莊筱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淯瑾、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賴宜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助理李睿欣

伍、討論事項:

案由一:根據輔導員在輔導工作上的經驗,針對如何規劃特教宣導活動以及設計助理人員培訓課程內容以提升校園內同儕對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的支持,提請討論。

案由二:邀請輔導員互相交流分享各校情障及自閉症學生與同儕相處時常見問題以及改善策略,提請討論。

討論內容:

  1. 葉淑文社工師聚焦於情緒行為障礙與自閉症學生的特教宣導規劃,分享其入班宣導的經驗,涵蓋全校宣導、助理人員宣導及課堂宣導等形式,並強調次系統互動的重要性。她指出,當學校主動申請特教宣導時,通常會有兩種情況:首先是預防性需求,多為導師在接獲通知班上將有情緒行為障礙或自閉症學生後,因應班級經營的考量,主動希望資源教室進入班級進行宣導。宣導內容可區分為初級預防(如特質認識、基本互動方式)與第二、三級介入(如應對特殊事件)。然而,實際入班宣導時也常遇到挑戰,例如學生可能出於操控目的提出需求、同儕的不友善態度,或是需判斷是否讓當事學生在場等情境。
  2. 葉淑文社工師進一步分享靜宜大學曾以「禮讓電梯貼紙」作為普及型特教宣導手段,然而實施後並未產生顯著成效。有實際需求的學生在使用無障礙設施與行動過程中,仍經常面臨原有的障礙與困難。甚至有家長於看到該宣導內容後,質疑資源教室及學校未積極重視輪椅與相關設備的實際使用情況。多所學校的輔導員也交流類似經驗,認為此為資源教室在特教宣導過程中普遍面臨的挑戰。
  3. 在人際互動方面,由於其社交能力薄弱,應特別注意與預防霸凌事件的發生。有些學生進入大學後出現選擇性緘默,其背景多與高中階段的霸凌經驗有關。由於心智能力的限制,他們難以理解他人行為背後的意圖與動機,因而無法修正自身行為,也難以說明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在學習表現上,常見跳躍式思考與易分心的情況,導致成績表現落差大;感官反應方面則呈現過度敏感或遲鈍,語言表達、自我控制能力偏弱,情緒調節困難、易陷入負向思考。
  4. 關於活動設計,葉淑文社工師分享可結合學校活動進行特教宣導,例如靜宜大學於健康週期間舉辦的「身障者體驗課程」,讓學生透過身歷其境的方式,學習如何在遇到身障或需要協助者時,主動詢問並提供實質幫助。此外,透過遊戲設計增進活動互動性亦為有效策略。文字宣導方面,則可透過海報、小卡或電子看板等形式張貼於校內公告欄或網站,提升對教職員與來賓的觸及率。林佳蓉輔導員亦分享成功大學於通識課程中融入特教宣導內容,強調服務學習的重要性,並藉由課程設計推動融合教育理念。
  5. 強調宣導內容須具適用性,避免使用無實質幫助的勵志語言或道德勒索,應著重於教導學生具體的應對方式與尊重他人的態度。葉淑文社工師也指出,宣導素材須注意版權與發布規範,並應釐清宣導目標與可行範圍,避免誤導或產生過高期待。與會人員強調資源整合的重要性,建議基金會、協會合作,並善用校內資源如學務處、諮商中心與社團,共同推動宣導工作。
相關檔案
Image_0
 
Image_1
 
Image_2
 
Image_3
 
Image_4
 
Image_5
 
Image_6
 
Image_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