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花絮 》特殊教育學生的心理與教育測驗:高中職學生社會行為評量系統(SBASA)工具研習
特殊教育學生的心理與教育測驗:高中職學生社會行為評量系統(SBASA)工具研習

壹、依據

教育部113年12月26日臺教學(四)字第1132805821B號號函114年度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輔導工作計畫。 

貳、目的

讓教師及相關專業人員認識「高中職學生社會行為評量系統(SBASA)」特殊教育評量工具之編製過程、施測方式及結果解釋,有助於學生社會行為的評量與後續教育介入的研擬。

參、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主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參加對象

一、時間:114年4月26日(星期六)09:00-16:10。

二、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十樓國際會議廳。

三、對象:

1.     高雄市身障或資優老師(優先錄取)

2.     其他縣市高國中身障或資優老師

3.     大專校院資源教室輔導員

4.     各縣市高國中普通教育老師

伍、活動內容

  1. 4月26日辦理「特殊教育學生的心理與教育測驗:高中職學生社會行為評量系統(SBASA)工具」研習,由本中心蔡明富主任擔任講師,說明評量鑑定的相關辦法,並介紹高中職學生社會行為評量系統(SBASA)及其應用。研習地點為本校行政大樓十國際會議廳,共有66人報名參加、錄取66人、實到56人。
  2. 第一堂課課程由蔡明富主任以「情緒行為障礙」為主題作為開場,引導與會者一同閱讀相關法規條文,逐條進行說明與分析。主任特別提及情障學生可能會有外出打工的經歷,這樣的經驗亦可作為鑑定過程中的情境參考。此外,亦結合實際個案,介紹「高中職學生社會行為評量系統(SBASA)」於教學現場的應用方式。課程中穿插自身過去的教學經驗與趣事,增添課堂趣味性,使現場氣氛熱絡,參與者反應熱烈。
  3. 第二堂課時,蔡明富主任延續上堂課所介紹的「高中職學生社會行為評量系統(SBASA)」,帶領與會者一起實作教師版的第一部分,讓參與者實際進行一次紀錄與填寫,並針對施測結果進行分析與說明,指出若某些分量表得分偏低,代表該行為面向尚未構成嚴重問題,暫不需加強輔導。透過實作與即時講解,使參與者對該評量工具的操作與判讀有更深入的理解。
  4. 第三堂課,由蔡明富主任繼續引導學員操作「高中職學生社會行為評量系統(SBASA)」教師版的第二部分,內容聚焦於各項問題行為的定義、分類與其對學生可能造成的影響。主任透過具體案例進一步說明,幫助參與者連結理論與實務,使大家對評量結果的解釋更具信心,亦有助於後續的教育與輔導規劃。
  5. 第四堂課中,蔡明富主任安排與會者實際操作「高中職學生社會行為評量系統(SBASA)」的家長版與學生版問卷,並帶領大家比較不同版本的評量結果。主任指出,家長版結果多半呈現出較高的嚴重程度,而學生自評的結果相對較輕,然整體趨勢仍具一致性。從多元角度評量學生的行為狀況,有助於全面掌握個案特性,並指出輔導人員在學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相關檔案
Image_0
 
Image_1
 
Image_2
 
Image_3
 
Image_4
 
Image_5
 
Image_6
 
Image_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