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花絮 》2025全國特殊教育教學實務學術研討會-論壇三
2025全國特殊教育教學實務學術研討會-論壇三

一、日期:114年3月29日

二、時間:13:00-14:20

三、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6樓第三會議室

四、活動內容:

  1. 論壇三主題為特殊教育學生的社會技巧,本中心蔡明富主任邀請國立屏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謝佳諺主任擔任主持人,並邀請屏東縣特殊教育資源中心黃惠萍主任、屏東縣立萬丹國小/學前巡輔教師鍾青珍老師、嘉義市立南興國中胡桂琴老師、嘉義市立嘉北國小劉穎蓉老師擔任與談人,分享學前兒童實施數位化社會技巧課程及國中小社會技巧教材編製之經驗。
  2. 黃慧萍主任首先感謝林育毅校長與蔡明副教授,指導輔導團建立工作坊設計學前數位社會技巧教材,目前共有兩套教材:《社會情緒立可「帶」~學前社會技巧理念與實務》及《社會情緒Buffet百「會」:學前兒童社會技巧課程》,並分享教材編輯理念為「演練類化」、「知行合一」;教材均附有「懶人教學包」,含正確版/錯誤版影片、簡報、教案及檢核表。黃惠萍主任實際播放教材影片內容,說明完整課程架構,說明教材研發的主要對象原本為發展遲緩的孩子,不過後來在實務現場發現連一般幼兒、集中式特教班學生皆適用。每一個單元的設計皆強調「步驟」,且要簡單易執行;教學時演練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教師需提供學習鷹架再慢慢褪除讓學生內化、類化。
  3. 鍾青珍老師分享在實際教學現場如何與普通班幼教老師協同進行學前數位社會技巧課程教學。協同教學準備需與普教老師討論合適的進行方式、增強系統,與不同的老師合作會根據不同學生需求有所調整,這些課程也會結合學生IEP目標。鍾青珍老師說明如何運用班級公約以及教材影片、檢核表等教學,並播放實際上課影片說明教學的流程。目前實踐過程中的困難包含硬體設備限制、園所氛圍與普師協同意願,也期待未來能多嘗試不同數位播放方式以及檢核表系統融入幼兒園作息,讓教學成效提升。
  4. 胡桂琴老師分享社交技巧教學影片拍攝的社群運作經驗,由蔡明富教授指導社群進行,分為國小組與國中組,共有四次的討論:(1)認識概念與設計方法;(2)討論影片主題與課程設計;(3)教授指導課程設計與進行影片試拍攝;(4)課程設計成果分為國小組與國中組。胡桂琴老師實際播放教材影片,說明主題皆是教師們發掘學生們的需求所發想,並建議老師們正式拍攝前自己先融入角色試拍,以確認腳本流暢。而正式影片拍攝則邀請國小學生當演員,也意外發現學生的長才。
  5. 劉穎蓉老師分享國中小社會較巧編制的經驗,並因應學校普教老師需求以普特合作的方式進行:讓普通班教師提出困境,再與特教老師一起討論解決方法。在蔡明富教授的指導下,使用支持策略發展:停、想、選、做,開始教案撰寫、劇本、影片拍攝。劉穎蓉老師以一組教案的模式架構分享實際運用的教學流程,提及在現場遇到學生的挑戰性行為並實際運用這套教材後進行教學引導、與家長、普通班老師合作,兩個月後續追蹤發現仍有成效。且不只在特教學生身上作用,一起觀看影片的普通班學生亦同步學到這些社交技巧。
  6. 主持人謝佳諺主任為以上四個分享做總結,肯定老師們在各自教學領域的付出。
相關檔案
Image_0
 
Image_1
 
Image_2
 
Image_3
 
Image_4
 
Image_5
 
Image_6
 
Image_7
 
Image_8
 
Image_9
 
Image_10
 
Image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