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花絮 》2025全國特殊教育教學實務學術研討會-論壇二
2025全國特殊教育教學實務學術研討會-論壇二

一、日期:114年3月29日

二、時間:13:00-14:20

三、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10樓國際會議廳

四、活動內容:

  1. 論壇二主題為特殊教育學生與科學教育,本中心蔡明富主任邀請屏東縣立楓港國小林育毅校長擔任主持人,並邀請高雄市立彌陀國中許純瑛老師和高雄市立愛國國小陳建良老師擔任與談人,分享擴增實境(AR)運用在教學以及科學動手操作在特教班學生的應用。
  2. 許純瑛老師介紹AR運用在普通班及資源班的課程規劃,首先播放營隊活動影片,闡述課程設計理念,課堂中藉由制定班規,讓學生專心投入在課程,透過學生間互助合作學習,增加課堂的互動性。接著,現場指導與會者操作AR SHARE app,展示如何辨識台灣海域常見的海龜,並說明此方法能有效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課程規劃從一開始運用AR認識海龜,再教導學生運用AR SHARE app製作屬於自己的作品,並且在有2.5D先備知識後,會讓學生學習製作3D模型、2D影片和3D動畫。最後分享學生課後的心得,學生對於AR有高度興趣,因此透過AR運用在各類教學上,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3. 陳建良老師首先說明讓學生操作科學遊戲的重點為讓學生建立成功的學習經驗,所以在內容設計上不用過於繁雜。接著,帶領與會者實際操作「我是爬行高手」教具,從中分享個人教學經驗,包含:資優班的教學提供學生自行發揮的空間、特教班的教學提供學生個別化的調整與提示教學等。另外,陳建良老師也提及科學活動在特教班教學時相比資優班教學會遇到更要多困難,包含:課程材料準備需事先幫學生完成一部分、使用工具的安全、步驟設計多學生來說過於困難等。完成教具製作後,讓學生操作教具並觀察,若是學生無法正確回應問題,教師應儘可能引導讓學生做嘗試。最後總結說明在科學課程設計中影響因素很重要,教師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找到製作教具成功的關鍵以及生活中的相關應用。
  4. 主持人林育毅校長針對陳建良老師的分享提出問題:在特教班實施科學活動的問題思考,會不會過於困難?陳建良老師回應,教師應針對課程有充足的準備,並引導學生完成實作,在課程設計也應該以簡單、功能化,並連接學生生活經驗。接著再提問許純瑛老師問題:一天的教學中要教六節課會不會太困難?要設計科學活動課程會很困難嗎?許純瑛老師回應,六節課要教導所有內容的確有一定困難程度,但會針對重點做教學,若是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會在教學時更有餘裕。另外,只要基本的資訊能力,搭配現行許多的人工智慧,可以解決許多課程設計上遇到的困難及問題。
相關檔案
Image_0
 
Image_1
 
Image_2
 
Image_3
 
Image_4
 
Image_5
 
Image_6
 
Image_7
 
Image_8
 
Image_9
 
Image_10
 
Image_11
 
Image_12
 
Image_13
 
Image_14
 
Image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