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花絮 》114年度情閉計畫-社會技巧教學實務工作坊(一)
114年度情閉計畫-社會技巧教學實務工作坊(一)

壹、依據

教育部114年3月27日臺教學(四)字第1120098210號函辦理。

貳、目的

1. 提昇資源教室輔導人員相關能力,以輔導校內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
2. 協助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快速掌握對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社會技巧的輔導策略。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二、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肆、時間、地點及出席人員

一、時間:114年3月27日(星期四)12:00-13:30。

二、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燕巢校區 寰宇大樓109教室

三、出席人員:

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輔導員彭志文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蔡明富主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源教室劉玉婷、王幼婷輔導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李淯瑾、李睿欣助理。

伍、活動內容

  1. 本場次社會技巧教學實務工作坊,由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彭志文輔導員擔任主講,共四名高雄師範大學學生到場參加。
  2. 主題為「我會適切表達說話內容」。課程開始前,彭志文輔導員先帶領學生討論學習動機,以學生間涉及性別問題的互動為例,再藉由問答和討論方式,與學生交流看法並詢問今天參與課程的原因。接下來彭志文輔導員播放錯誤示範影片,並說明特定場合中若沒有遵守規範,會發生的情況以及後果。彭志文輔導員亦對此舉例先前正修科技大學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辦理的活動,也都會在事前設置規範請參與學生遵守,否則將懲罰不得繼續報名後續三次活動的例子,引導學生們思考規範存在的原因與必要性。
  3. 透過教學影片的不當行為(開黃腔),引導學生了解與思考人際互動界線,訓練適切對話與表達能力,討論影片中有哪些行為不當,以及如何判斷不適合的舉止。根據「停」、「看」、「聽」三個步驟,結合(1)學生在走廊上奔跑、罵髒話 (2)圖書館有人在製造噪音等情境,指導學生在應對前,應首先停下來觀察談話的內容與話題是否合適,再觀察對方的表情和反應,並傾聽對方的想法及感受。
  4. 承上述三步驟,強調「聽」的重要性,提醒學生每個人的思考邏輯不盡相同,「眼見不一定為憑」,需學習感受別人的想法和情緒,應對方法可多不可少。
  5. 播放正確版示範影片後,介紹教材中「反思談話的內容及話題是否合適」、「想一想如何選擇適當的話題談話並觀察及回應談話對象」、「選擇合適的話題並了解談話對象的感受適時回應」三個步驟的概念,以方法一、二、三列舉,進行問題討論,並設定情境讓同學演練。包含(1)偷拍別人的行為是否正確? (2)想認識學生該怎麼行動及友善表達等狀況,讓學生們了解他人如何思考。
  6. 脫離單一情境,讓每個人分別輪流擔任正確與錯誤行為的角色,將情境複雜化,進行更深入的討論(學習同情心和同理心之定義和運用),思考如何推斷各種談話情境是否妥當,以實際演練能更加有脈絡地整理他人的回應與想法,了解彼此的感受,提醒同學在校園及職場中都能夠適用教材中的步驟。
  7. 最後,學生和彭志文輔導員互相回饋與複習,討論能夠更進步或表現良好的部分,強調長期養成社會技巧必會產生正向的改變和發展,使學生能夠持續練習如何培養良好的對話與表達能力。
相關檔案
Image_0
 
Image_1
 
Image_2
 
Image_3
 
Image_4
 
Image_5
 
Image_6
 
Image_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