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花絮 》113年全國大專新進資教人員工作研習-分組成果報告(二)
113年全國大專新進資教人員工作研習-分組成果報告(二)

一、日期:113年8月27日

二、時間:15:10-15:40

三、地點:臺中市西區健行路1049號(金典酒店)-13樓金典廳

四、活動內容:

  1. 第二場分組研討成果報告由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許文溱專門委員主持開場,專委參加其中一組的分享狀況,看見與會者熱烈的討論,分組成果報告分享的內容讓她相當期待。
  2. 首先由E組心智障礙組別分享自閉症學生特質主要在於人際互動困難,包含固著行為、自我中心、眼神接觸、無法理解語意、感官敏感,在學習上會有統整及類化困難,可提供之學習策略像是通知授課老師學生的特殊需求、提供情境演練,在分組上有困難可以尋求學伴協助或請老師進行協調,並加強全校性特教宣導活動;期初舉辦新生特教營隊,提早適應環境,讓學校教職員工提早了解學生,此外,E組輔導員認為必須加強通知授課老師以及辦理輔導活動;期末應邀請學生一同檢核及統整這學期的狀況,討論下學期ISP的調整,若有突發狀況則舉辦個案會議,邀請學校相關人員及專家一同討論。接著分享過動症學生面臨的困難,主要在於注意力缺乏影響課程吸收,導致無法準備考試,也會造成教師觀感不佳,因疾病特質關係,在師生互動及人際關係上會面臨困境。因此,可以安排學伴協助做筆記以及課業輔導,在課程開始前發送通知,讓教師提前了解狀況並進行調整。接著分享面對情障學生具體可行的措施,在毫無頭緒時要請教前輩,避免埋頭苦幹,多方尋求資源及協助,對於情障學生來說,定期服用藥物及就醫是相當重要的控制因素,提前通知同學、家長、導師說明學生用藥狀況及症況,並定期接受諮商服務以及提供工讀機會,也可以建議學生多參加社會服務,收穫助人的快樂,提升自我認同。
  3. F組心智障礙組別首先說明智能障礙學的特質是理解力較低落、喜好固定、忠實憨厚單純,優點是禮貌且主動協助他人,面臨的困境是課業跟不上、未來從事的工作較受限、社交技巧不佳、性別界線不清、無法舉一反三、缺乏自我保護概念,在輔導方面會提供具體步驟說明,以及進行入班宣導,讓老師及同學們提早知道該生的狀況,另外,會詢問學生是否需安排學伴,並在課程評量上進行彈性調整,因應自我界線及自我保護概念不佳,安排團體活動,包含人際及性別等等。接著說明學習障礙學生的特質,在聽說讀寫算方面較弱,抽象概念理解不佳,優點是部分學生具有學習動機會比較自律,且有自我協助之策略,相較智能障礙學生在術科科目上通常能夠得心應手,然而在學習上面容易自信心低落,有挫折感,難以抓取重點,部分學生會多科目重補修,由於學障學生從外表難以看出且智力正常,同學及老師們難以理解其困難,在學習輔導的部分主要會針對課業協助;面對ADHD學生則是協助其定期服藥,並宣導服藥的重要性,也會安排協助同學,在課業評量上進行彈性調整,利用優勢截長補短。最後,輔導員舉例一位智能障礙個案,該生沒有透過身心障礙管道入學研究所,且看起來與一般生無異,甚至在暑假期間也提出與老師討論未來課業的方向,在生活自理及人際互動上都沒有問題,開學後慢慢感受到學生在課業適應的困境,他無法應對教師的問題,有時會傳訊息問輔導員課業上的問題,到後來該生問輔導員能不能幫他寫作業,然而資源教室基於工作守則無法回應學生的要求,導致在ISP會議上學生及家長表達不滿,他們認為資源教室無法提供等同前一教育階段的協助,因此在ISP會議後該輔導員失去了這一位學生。輔導員也藉此反思智能障礙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議題,他認同智能障礙學生享有同等的教育,但身為新進輔導員,資源教室需要更多的指引來面對這類型的事件。
  4. G組感官障礙組別首先分享聽障學生個案,來自啟聰學校,家人也都是聽語障人士,第一次接觸到個案後首先蒐集資料,了解學生對文字理解、口語表達的能力以及生涯規劃,個案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好,在學習上須提前告知授課教師,像是提供預習講義、逐字翻譯、調頻系統,並申請課輔學伴、手語翻譯及聽打員,在人際互動上,他努力練習文字及口語表達,資源教室安排入班宣導,並進入手語社擔任指導老師,在教導的同時建立自信心,在職涯方面,安排職業諮詢評量及職場體驗,做到知己知彼,具備專業知識及正確態度,也要了解就業市場的樣貌,並非只認識自己想做的工作,進一步去了解各行各業。接著分享視覺障礙的個案,畢業於建國中學,目前就讀台師大數學系,具有先天小眼症及亞斯特質,面對這類型的學生,一樣也是需要先蒐集資料,並優先帶學生進行定向行動,開學後在根據不同時期的需求進行第二階段的認識與協助,在課業上可以協請學伴協助以及錄音建立聲音地圖,可以增添AI設備,能夠識別眼前的人物,在生活自理上可由同學協助帶領向學餐老闆打招呼;在學習上提前與教師取得講義製作點字書或有聲書,在課堂上錄音以進行後續的複習。
  5. H組肢體病弱組別分享針對身體病弱學生的各個面向進行評估,總共分成七個面向:(1)醫療:確認回診訊息及用藥狀況,並先設想發生緊急事件的處理程序。(2)家庭:評估支持系統狀況,若家庭有社會福利介入,可先評估介入程度及狀況為何。(3)學業: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否受到病弱狀況所影響,在學校的出缺席也需要相當重視。(4)人際:學生進入新環境後優先確認其社交能力,並評估周邊支持系統是否足夠。(5)經濟:部分學生有打工需求,卻因為身體狀況導致打工機會受限,因此學校資源針對此狀況須介入協助。(6)生活自理能力:身體病弱學生在未成年時期許多狀況由家長負責處理,因此資源教室須注意學生在進入獨立生活後需要的支持及協助。(7)人格特質:在評估及確認資訊時即可運用策略來了解學生目前的住況,並擬定緊急處遇計畫。接著,分別按照肢障、腦麻、病弱同學討論其因應策略,像是設立無障礙空間、提供筆記抄寫服務、申請移動輔具、設置暫時休息區,學業部分可申請升降桌、助理人員、電腦試卷,針對學生住宿協助申請無障礙宿舍,此外,透過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提升學習動機,在人際互動上建議學生多多來資源教室交朋友,認識學長姐及學弟妹們,面對家庭溝通問題可以轉介諮商心理師,或是安排家長團體來提升家庭的認知功能。
  6. 最後,由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許文溱專門委員總結,感謝各組的分享,因應各種障別,提供不同的解決策略,建議輔導員可以將本次研習的收穫及建議在ISP會議上提出。此外,許文溱專委鼓勵輔導員適時尋求協助,由於每個教育階段的學生所需的支持服務不同,資源教室須適時提供策略供學生參考與精進。
相關檔案
Image_0
 
Image_1
 
Image_2
 
Image_3
 
Image_4
 
Image_5
 
Image_6
 
Image_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