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花絮 》112年全國大專新進資教人員工作研習-肢體及病弱實務分享
112年全國大專新進資教人員工作研習-肢體及病弱實務分享

一、日期:112年7月21日

二、時間:14:40-16:00

三、地點:高雄市左營區崇德路801號(蓮潭國際會館)-國際二廳

四、活動內容:

1. 本次實務分享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由文藻外語大學莊雅芸輔導員負責分享面對肢體障礙學生的輔導經驗,第二部分由國立屏東大學陳雅珍輔導員負責分享面對腦性麻痺學生的輔導經驗,第三部分則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林寶鈺輔導員分享面對身體病弱學生的輔導經驗。

2. 首先,莊雅芸輔導員先簡單說明肢體障礙的定義,並分享提報鑑定用的申請表格說明肢體障礙的操作型定義為是否對參與學習活動造成影響,接著,介紹肢體障礙分為神經系統受損、肌肉骨骼及先天性畸形等類型後,開始依照順序分別進行案例分享,其中,也包括其他特殊案例與服務後所帶來的感動,如:曾經服務的學生在病危前,表示輔導員是他想見面的其中一位人員,藉此勉勵在場的新進輔導人員要好好工作。

3. 說明肢體障礙者可能產生的身心特質、常見困難與輔導原則及支持策略,並分享曾經帶領肢體障礙學生外出參與活動會遇到的困境,而在校內的部分,則會在ISP會議上與學生相關的單位或教師進行說明,並依照學生需求提出問題,並共同思考擬訂學生的服務計畫。

4. 透過照片分享,介紹文藻外語大學如何訓練肢體障礙者穿戴義肢進行移動,以及親自到班為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玻璃娃娃)的學生進行無障礙環境設施評估的情形與學校為使用輪椅學生增設無障礙斜坡時,邀請相關人員到場進行評估的狀況。

5. 分享文藻外語大學曾經進行特教宣導的活動概況,像是透過海報向大眾介紹與肢體障礙相關的知識,也有說明如何幫助肢體障礙者,如:搭乘電梯可以禮讓肢體不便者,甚至,還有其他輔導員示範如何安全的跌倒,最後,輔導員強調在設計無障礙環境時,需考量通用設計的重要性。

6. 接著,由陳雅珍輔導員說明腦性麻痺的定義與特質,其中,陳輔導員提到腦性麻痺學生在進行轉銜時,因為有非進行性的特性,因此通常為優先服務的對象,並介紹了腦性麻痺的常見的共病,包括智能障礙、癲癇、視覺缺損、聽覺障礙、語言障礙、發育障礙與情緒障礙等,然後分別說明不同的共病可能會造成的影響,如:具有眼球震顫的學生可能會被影響到移動能力,語言障礙較嚴重的學生可能會出現流口水或沒有口語能力的情況,同時,輔導員也須注意學生的狀態,避免學生的障礙特質會影響到人際關係的建立,而情緒障礙可能會因為從小就大常常無法獲得公平的對待,而有情緒不容易抒發的狀態,建議可以請諮商人員幫忙輔導學生建立良好的抒發方式。

7. 播放影片說明腦性麻痺學生在學校的適應情況,以及使用溝通輔具的樣貌,而採訪的主角以蔡東霖為例,影片中除了說明透過屏東大學資源教室、同儕與教師的協助,讓學生在校園的適應問題有正向的發展外,也提到了入班宣導的重要性,像是幫助課程教師與同學了解腦性麻痺的知識,也讓他們願意共同協助蔡東霖在校園的生活。

8. 以輔導原則與支持策略說明可以事先與家長及學生本人討論所需的需求,並依據需求提供服務,如:無障礙設施的改善,也能搭配教育部的補助給予協助,如:障礙程度較重的學生可以申請代步車或電動輪椅,因此輔導員也建議大家可以邀請家長先進入校園熟悉環境,以利後續進行輔具評估的申請或安排其他的服務,如:在考試方面,可以提供單獨考場,由資源教室的輔導員進行監考或提供學生較長的時間準備時間以完成課堂需求,在學習方面,能依據學生需求安排學伴,而在生活方面,則可以申請居服員的協助,如剪指甲或清理環境。

9. 透過照片說明國立屏東大學除了提供多元的方式,幫助身心障礙學生放鬆緊繃的壓力,如:舉辦桌遊活動、與學習輔助犬互動、安排學生在校慶活動獻唱、讓媒體進行採訪,也會在校內定期舉辦特教宣導,設計體驗活動向大眾介紹輪椅、腦性麻痺者的日常及無障礙設施與輔具,如:升降桌或特製輪椅。

10. 最後,陳雅珍輔導員給予新進輔導員不過度提供服務資源、助理人員職前訓練與及早回報的重要性,以及須視學生為倡議者等三項建議。

11. 接下來,林寶鈺輔導員開始介紹身體病弱學生的定義,並比喻身體病弱的狀況猶如百慕達三角洲,因為每位不同疾病的學生所展現的狀態及功能都不一樣,因此在鑑定上也很常被進行討論,如:症狀是否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可能就會讓鑑定委員開始互相討論定義,因此往往需要蒐集很多資料加以佐證,如:醫師診斷資料、醫囑或就醫證明等,其中,就讀的科系可能也會影響學生展現的狀態,如:學生在不能激烈運動的情況下,進入國文系與體育系可能就會造成區別。

12. 介紹身體病弱的常見類型,包含血友病、糖尿病、尿毒症、罕見疾病(泡泡龍)、重器臟缺損、癌症、異味性皮膚炎、苯酮尿症、球型紅血球症、紅斑性狼瘡、多發性硬化症等,建議可以多與學生或家長了解症狀可能帶來的哪些影響或從平時與學生的談話細節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以確定學生是否在特定情境下可能真的會出現特殊的徵狀,如:輔導員分享曾經遇過患有紅斑性狼瘡的學生平時是正常的,但可能會因為學業或其他壓力的問題而導致腿部無法行動。

13. 強調對於輔導員來說,即使對學生的疾病不清楚,還是要先去進行初步的了解,如:保持開放的心態與醫師、學生或家長進行討論,這樣才能確認學生的學習功能與真正的需求,並判斷學生需要特殊教育服務的支持程度。

14. 說明身體病弱學生常見的困難,包括學習、人際與心理、生活及生涯等層面,並藉由案例分享與提問引導與會者體驗身體病弱學生在症狀發作時可能要面對的身心狀態,如:在學習層面上,想像自己重感冒,還要去上課的感受,在人際與心理的層面上,同學可以去夜衝,而自己則需要去回診或因為疾病關係無法與同學一起出去玩,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學生不能接受自己的障礙而影響心理狀態,像是產生落寞或悲傷的情緒,而在生涯層面上,也可能因為疾病,而在生涯規劃上時常缺席。

15. 輔導原則與支持策略,包含學習支持、生活協助和整合資源,林輔導員以泡泡龍學生為例,說明學生因為疾病因素,無法在溫度過熱的環境下學習,但學校又有管制開放冷氣,因此將學生安排到有分離式冷氣的教室,而在生活層面,則替其尋找學伴,負責提供幫忙揹書包等生活協助,也安排單獨的空間讓學生母親可以準備流質食物給泡泡龍學生,除此之外,舉另一血友病的學生為例,因為學生會有出血的情況發生,而課業又要求學生需要進行實地探訪,因此需要透過整合資源的方式提供學生服務,如:讓學生準備小卡,並將自身狀態及疾病注意事項標示在上,以防外出發什麼事,當地的醫院可以提供協助。

相關檔案
Image_0
 
Image_1
 
Image_2
 
Image_3
 
Image_4
 
Image_5
 
Image_6
 
Image_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