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期:112年7月20日
二、時間:15:30-17:30
三、地點:高雄市左營區崇德路801號(蓮潭國際會館)- 103會議室
四、活動內容:
1. 由靜宜大學葉淑文輔導員、國立成功大學林佳蓉輔導員、國立屏東大學陳雅珍輔導員三位經驗豐富的資源教室輔導員引導新進輔導人員進行學習輔導為主題的討論。
2. 葉淑文輔導員首先經由個人從事輔導員的工作以來,發生的趣味事情做為開端,成功吸引學員投注目光,包含開自己玩笑、講述自己的打扮、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及透過舒緩緊張和壓力的方式,建立信任與夥伴關係,從而切入輔導核心議題,靈活的運用人際關係的技巧,把人際關係的學問變成生活的樂趣,與接受輔導的學生建立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夥伴關係。
3. 第一組探討的主題是人際適應-人際交往與影響,這一組學員有10員,再進行第二次分組,即兩兩一組,並就觀察到的特殊教育學生的人際交往的情形,利用大的紙張進行記錄討論,將特殊教育學生人際交往的各種現象,進行便利貼分享,最後透過爬梳與分析,進行歸納,找出結論。其中,出現最多次的三個選項,分別為:接納自己、接納別人與被人接納。有組員提出當特殊教育學生與人交往時,接納是最重要的適應指標,以屏東大學校友陳瑩真為例,她高中畢業那年發生車禍,造成行動不便,休學一年進行漫長治療與復健,復學後她很認真努力,努力融入大學生活和學習,不但只花五年就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更通過公費留學考試錄取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博士班,是全國僅有三個身障生名額之一。在大學期間,陳瑩真每學期獲「書卷獎」,大學及碩士畢業被全班推選代表全系上台接受表揚,除了接納自己,同時在同學課業遇到不懂的地方,她都樂意教導,並擔任統計學TA助教,訓練自己統計分析能力,並察覺到對於往後做研究很有幫助,成功獲得同儕的接納與肯定。
4. 當接納的這道門打開之後,輔導員也發現,特殊教育學生的人際交往,無論是自己本身、別人的看法或擔心被排擠等就不成問題了。有學員分享在大一新生中,有一個個案學生,是屬於視覺障礙的學生,視角狹窄,左右眼大概都只有45度,可是他會要求自己盡可能和一般學生一樣。因為剛到新環境,他本身個性也很獨立,雖然有點孤僻的感覺,但是其實跟他說過話之後,會發現他是非常健談而且沒有心機的人,在和同學的交往中,像他會要求住進一般宿舍,也沒有特別要求空間或通道要為他而設,他很努力融入團體生活,也會分攤宿舍的工作,比如打掃和洗衣服要排隊等,他的室友也教他打麻將,非常接納他,他跟輔導員說那是他從來沒有過的經驗,非常開心(其實輔導員比他還開心啊!)。因此,本組發現,特殊教育學生接納這個門打開,人際適應通常都會很好,至少也不會太差,例如受到排擠或歧視等。之後,在生活的壓力上也沒那麼大,因為有人可以幫忙紓壓(打麻將之類的),心情狀況也會比教開朗,對於學校生活的適應和在家裡的感受,雖然不一樣,但是都會比較自在一點。
5. 第二組探討的主題是特殊教育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因子-信念與技巧。這組學員採用的策略是問與答,由前面的學員提問,後面的學員回答。例如:特殊教育學生需要很多朋友嗎?然後,後面的學員就會把答案和看法寫在便利貼,然後貼到小黑板上,等到全部的學員都回答完畢,再由提問的同學彙整,進行分享。學員的答案五花八門,有時候一些無厘頭卻很有感覺的答案,總是會令在場的學員歡笑聲不斷,例如,有學員寫當然要有很多朋友,不然沒辦法湊成一桌打麻將。接著,就會有人補充,還要組成籃球隊,以及追女朋友也要有人把風等等,熱烈而有趣的討論之中,大家心裡也慢慢形成共識,即朋友關係建立在傾聽、互惠、覺知與靈活的彈性的基礎上,這和一般人是一樣的啊!可見,特殊教育學生人際交往的信念與技巧,和一般學生大同小異,將心比心就可以建立、維護良好的友誼關係。
6. 第三組探討的主題是特殊教育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因子-特質與經驗,學員採用全部的人都要輪流回答的方式進行意見交流,學員認為影響特殊教育學生人際交往的特質,探討的主要是學生本身的特質,包含個性是否主動?做事使否積極?對人是否友善?會不會容易感到害羞(而不敢主動)?個性上是不是容易衝動那一類型?是否常常感到沒有安全感?等等,輔導員也提供實際案例進行分享,在以前的一個個案中,有一位特殊教育學生,本身除了有妥瑞氏症之外,他有定期服藥,大概高中以後症狀就越來越不明顯,但是還是常常會不自主的眨眼和甩頭。比較特別的是,他還有密集恐懼症,就是密集型綜合症,他只要看到密密麻麻的東西就起雞皮疙瘩,然後狂叫,失去控制那種,我們都理解他是要紓解壓力和轉移注意力,可是突然的大叫,還是會常常嚇到人。反過來,如果聽到他大叫,我們也能猜到他那個又來了。如果是在資源中心,我們有準備壓力毯給他,其實有需要的人都可以用,只是壓力坦對他特別有效,只要密集恐懼症發作,不單是把他看到的東西拿開就好,有一次是看到很多螞蟻在吃那種掉在地上圓圓的棒棒糖,光這樣子,他就會發作了,這時候,只要他拿著護者抱著,他可以不用到全身整個包覆起來,就會馬上感到有安全感。
7. 此外,這一組的討論中,也有人提出正向和負向的生活經驗,對特殊教育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比一般學生影響的程度大,輔導員舉例說,例如:有一個個案學生,是情緒障礙,他的父母說是因為小時候被狗追,然後嚇到尿尿,雖然沒有被狗咬到,可是從那之後,他的內在情緒或外在行為,就和同齡人的小朋友相比顯得特別異常,只要看到狗就會故意去挑釁,狗如果是綁著,他就是會對購咆嘯或者丟石頭,看到狗對他沒辦法,他就會很開心。可是,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學背流浪狗追,他就然不知道從哪裡拿了高爾夫球桿,對狗就是一陣猛打,最後還把狗的腳打到骨折,他的同學在一旁,嚇到一句話都不敢說。後來,經過輔導,他慢慢可以和狗保持友善的距離,也知道什麼是動物保護法,可是還是很擔心,將來他會做出虐狗的事情來。所以說,正向行為支持很重要,當下的判斷,也可能會影響到學生以後的人格和人際關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