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國特殊教育教學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場次A
一、日期:111年4月23日
二、時間:15:20-16:40
三、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10樓國際會議廳
四、活動內容:
-
論文場次A主題為特殊教育學生之溝通研究,本中心蔡明富主任邀請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陳明聰院長擔任主持人,本場次共三篇論文發表。
-
第一篇發表為龔書萍、任師萱、陳明聰之《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字面和非字面意義移動動詞語句表達之研究》,發表人為龔書萍,其研究先以圖片帶領與會者體會並比較隱喻對高功能自閉症及一般學生的差別,說明高功能自閉症學生對語用、笑話、成語、諷刺概念薄弱,且對聲音中的情緒反應較不靈敏,接著再介紹語言學中有隱喻意義的移動動詞。該研究不同於過去的研究較注重於教學方法或詞彙的隱喻,而是針對字面和非字面意義移動動詞在語句中的表達,且過程使用無字繪本帶領受試者說故事,記錄其敘述的用詞,統計用詞類型分析是否使用非字面意義語句。研究結論顯示高功能自閉症及一般學生兩者語句使用是相似的,在語言發展是沒什麼差別的。
-
第二篇發表為謝佳倫、陳明聰、龔書萍之《花蓮地區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口語敘事能力表現之研究》,發表人為謝佳倫,說明由於表達與分享是生活中需要時常進行,語言會隨年紀發展,但身心障礙學生的發展較緩慢,有較多探討識字及書寫的研究,卻較少看到有關口語表達的研究,希望藉由此研究探討學障生與一般生的口語敘事表現之差異並針對其問題提供協助。過程使用故事連環圖做為蒐集語料的材料,並有一致性步驟及流程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結果總詞彙數、相異詞彙數達顯著差異,學障組能力表現低於一般生生組,校正後相異詞出現率兩組未達顯著差異。進一步發現學障生在口語敘事表達上的困難為語詞表達詞的數量跟詞彙變化少,而兩者共同的特徵為在故事連環圖中重要訊息未完整描述,缺乏邏輯前後連貫概念。研究者提供之實務建議為,以相似、相反詞擴增詞彙量,造句練習所學語詞並替換語義相通詞彙,亦可提供故事架構圖,未來應加入鉅結構的整體語義分析學障生的口語敘事能力。
-
第三篇發表為黃詩琁、陳明聰、陳思涵之《學習輔助溝通系統版面符號之自動化歷程初探》,發表人為黃詩琁,該研究先以CRPD及ICF為由提出溝通的重要性,並說明研究以團體實驗研究法為基礎,紀錄受試者答題正確率與作答時間變化,評估操作學習精熟過程是否符合動作學習理論的歷程三階段-認知、連結、自動化,而該研究使用工具為陳明聰教授與科技部計畫研發的Touchword軟體,並自行設計溝通版面之圖片。研究結果顯示答題平均正確率從初次測試70%上升到90%,作答平均時間曲線第一次到第二次間急速下降,第七次後慢慢持平,可依據折線圖曲線起伏大致分為三階段;又因長時間施測發現有受試者分心之狀況,設立假設討論時間長短及分心情況之關聯,顯示無論校正與否,施測時間長短皆不會影響分析。最後研究者提出第一點,建議未來可增加符號量,以更符合實際學習符號的過程,第二點實驗對象從一般大學生改為AAC的使用者,第三點可以更進一步探討眼動影響受試結果的情形。
-
三篇論文發表後由主持人陳明聰院長總結,這三篇論文屬於基礎、非介入型研究,且仍在探討階段,期望與會人員能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