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花絮 》2021全國特殊教育教學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場次B
2021全國特殊教育教學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場次B

一、日期:110年4月17日

二、時間:15:20-16:40

三、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6樓第三會議室

四、活動內容:

  1. 論文場次B主題為自閉症學生社會適應,本中心蔡明富主任邀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王欣宜主任擔任主持人,本場次共四篇論文發表。
  2. 第一篇發表為廖敏玲之《特教教師教導輕度自閉症學童社會技巧經驗與觀點之探究》,發表人為廖敏玲,該研究以多個案研究設計方式,了解探討特教教師教導輕度自閉症國小學童的現狀,以及教師運用Super Skills社會技巧教材教法經驗和觀點。研究結果廖敏玲提出三個主題:一、教師教學實務現場的困境與需求,二、有效教導輕度自閉症學童社會技巧的要素,三、教師所需的支持。而廖敏玲也提及該研究限制:一、研究對象為同一縣市女性特教教師,二、礙於研究時間,每位教師只接受一次訪談,可能不夠深入,三、研究者為參與者之講師,可能受訪者受研究者身分的主觀影響。最後廖敏玲以該研究提出兩點建議:一、教師研習工資作坊應切實符合教師需求,以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二、Super Skills教材教法是用教導輕度自閉症學童社會技巧,但仍需更多實證研究。
  3. 第二篇發表為黃靖旻、蔡明富之《大專階段自閉症資賦優異學生自我認同之個案研究》,發表人為黃靖旻,該研究以質性研究取向,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了解曾就讀資優班的自閉症受訪者,在個人認同和社會認同上不同教育階段的發展和改變。黃靖旻提出四點研究結論:一、認同狀態呈中性,仍可能會有隱藏的想法,二、家人的認同狀態可能受到理解程度而有所影響,三、同儕認同的狀況可能會影響個人認同的看法,四、認同的狀態可能會隨著教育階段的不同而改變。針對結論黃靖旻提出幾點建議:促進雙殊學生更了解自己、營造友善開放的學習情境、連結相關資源協助自我認同建構、教育轉換階段時協助雙殊學生認同的發展、家長的親職教育有助於了解雙殊學生的需求。
  4. 第三篇發表為杜心瑜《正向行為支持方案對改善自閉學生不服從指令行為之探究》,發表人為杜心瑜,該研究以正向行為支持方案,透過行為功能評量了解自閉症個案的行為問題,並擬定多項介入方案,其可分為:一、前事處理策略,二、行為的教導,三、行為後果處理。正向行為支持方案的評估,杜心瑜則採自我行為檢核表與同儕檢核與訪談的方式進行。由評估得知,個案的不服從指令狀況有獲得改善,指令服從性有上升,當面對工作指令時,更願意去配合;但面對不同多樣化的工作,個案服從指令的正向行為次數仍未顯著。杜心瑜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使用正向行為支持方案能使個案行為問題有所改善,教師若能有效運用正向支持方案解決學生的行為問題,將提升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品質。
  5. 第四篇發表為蔡明富、陳勇祥《高中自閉症數理資優學生的發展與支持—以家長觀點為例》,發表人為陳勇祥,該研究以質性研究取向,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以家長的觀點探討雙殊學生身心發展與適應之支持系統,分析其身心發展與支持系統的面貌。陳勇祥在此次論文發表提及雙重特殊教育學生的特質與困境,以研究個案為例,一方面具備資優生的光環,一方面卻具有自閉症和情緒方面的障礙,導致該生自我認同低落,不認為自己為資優生。陳勇祥也言及,學校應更關注雙殊學生的狀況並提供支持,與家長充分合作與溝通,注意學生的內在情況,共同協助學生發展,達到雙贏局面。
  6. 四篇論文發表後由主持人王欣宜主任總結,對於這次論文場次覺得十分有特教傳承精神,因為論文場次同時有大學教授、中小學特教老師兼博士生和特教系大學部學生,在這樣的論文場次中看到了特教未來的希望與熱忱。

 

相關檔案
Image_0
 
Image_1
 
Image_2
 
Image_3
 
Image_4
 
Image_5
 
Image_6
 
Image_7
 
Image_8
 
Image_9
 
Image_10
 
Image_11
 
Image_12
 
Image_13
 
Image_14
 
Image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