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期:109年7月11日
二、時間:15:20-16:40
三、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6樓第三會議室
四、活動內容:
1. 論文場次B主題為資優學生之教學策略,本中心蔡明富主任邀請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廖永堃主任擔任主持人,本場次共三篇論文發表。
2. 第一篇發表為賴盈秀、王欣宜之《提升雙殊學生復原力之研究以美術雙殊學生為例》,發表人為賴盈秀,首先說明復原力指某個人的特質或能力,遇到困難時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指出雙殊學生雖具有優異的天賦才能,卻容易因自身障礙,學習上容易增加挫折、焦慮、低自我認同等降低復原力的危險因素,當課程設計為自身優勢的資優課程時,融入資優創造力及身障社會技巧雙邊特需課程,有助於提升他們的自我概念、自信心、自我認同等增加復原力的保護因子。希望透過學生的優勢能力提升弱勢能力,以化解自卑,增加社會技巧的能力,解決跟同儕互動上的困難。
3. 第二篇發表為柳品伃、陳偉仁、吳雅萍、于曉平之《從教師觀點探究國小資賦優異巡迴輔導班經營現況》,發表人為柳品伃,研究旨在探討國小資優巡迴輔導班經營現況與困境,透過三位資優巡迴輔導教師的觀點,採質性研究進行深度訪談及資料蒐集,運用主題分析法進行分析,從行政領導、教學執行、環境支援三個層面進行探究。研究發現:「維持相安無事的平衡」,但有巡迴跑班的壓力、歸屬感不明及填寫資料的困擾;「尋求供需進退的定位」,實務上課程提供與學生現況差異大,需增加個案討論時間,依學生狀況給予適當教學;「關注主軸課程的經營」會因學生數不多影響教學成效,也易有權責不清及學生程度不同的困擾。
4. 第三篇發表為李冠緯、蔡明富之《國小一般智能資優學生社會能力與問題行為之研究》,發表人為李冠緯,發表人指出學生在校與生活適應能力是否良好,取決於其社會行為的表現,該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利用教師評量、家長評量、學生自評,來探討資優生的社會行為能力。研究結果顯示,三種評量皆顯示資優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顯著高於一般生,問題行為也低於一般生。但在家長評量及學生自評中「憤怒反抗」的向度,資優生相較不好。推測資優生容易過度激動,對無法跟上的學生會有不耐煩、憤怒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