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享資優學生的特質,從學理資優(Renzulli三環理論)至法定資優(台灣特教法的資優學生共六項定義),說明資優學生的特質及鑑定過程。
二、提醒校內師長們,從認知、情竟、創造力、領導等方面,認識資優具有的特質,並留意資優學生特質可能產生適應困擾。如果班上發現學生具有資優特質,可適時提報鑑定,早日發現資優生並給予適切協助。
三、接著說明資優學生的課程與教學設計,除重視基本學科知識外,高層次思考技巧、團隊合作、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培育,亦是相當重要。教師教學除課堂內學習,可安排學生參與戶外學習,多充實學生相關背景知識。資優學生安排獨立研究更是重要,從獨立研究過程可讓學生習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從多元智能理論、情緒智能及創造力等方面,鼓勵師長們教導學生宜重視上述智能發展,讓學生的投「資」理「才」更多元,學生的發揮更寬廣。
五、如果班上有資優學生,身為導師教學時,可適時調整作業方式(減少抄寫式作業、避免機械式作業,可考慮安排獨立研究作業)、提供高層思考的課程(安排超乎同儕能力的學科課程)、加強相關充實課程(戶外教學、科學營、領導營等)及留意學生的心理適應,兼顧認知與情意方面的教導,讓學生得到適性的發展。